冰面救援的 20:10:1 法則

編按:這篇冰面救援技巧相對於熱帶、亞熱帶的台灣地區可能沒有太多使用到的機會,但是在冬季的雲南高原、新疆、內蒙古、東北黑龍江地區,這可是當地應急救援人員必備的水面救援技巧!希望這篇快速記憶的冰面救援技巧對冬季冰面救援人員有所幫助~

Bob Shields
ERDI/SDI #24793

冰面救援技術

冰面救援技術員負責安全而有效地救援那些穿越薄弱冰層的人。他們對待被救援者的方式可能很複雜,如果執行不當,可能導致被救援者失去唯一支撐他們浮在水面的東西 — 冰架,而救援者則會頭朝下跌入寒冷的水中。使用 20:10:1 法則可以使救援人員能夠在保持冰架完整性的同時安全地接近被救援者。

在任何冰面救援過程中,主要的救援人員必須將繫繩經由扣鎖連接到他的冰面救援背心背帶的前方。扣鎖需要通過固定的 “O” 或 “D” 形環和背帶連接。備用救援人員需要以相同的方式連接他們自己的繫繩。

20:10:1 法則

20:10:1 法則是 – 與被救援者距離 20 英尺 (約6公尺) 時,用手腳爬行,距離 10 英尺 (約3公尺) 時,平躺在冰上,距離 1 個身長,靠近被救援者的側後方,並以腳尖優先進入。以下是詳細說明:

一旦救援人員距離被救援者 20 英尺 (約6公尺),他們必須透過手腳爬行。這將分散他們的體重。一旦距離被救援者 10 英尺 (約3公尺),他們應完全趴在地上。這將進一步分散他們的體重。在這個姿態下適當使用冰鉤移動可能對救援人員有所幫助。

如果救援人員認為冰面太不穩定,無法爬行,他們或者可以改變策略,可以在遠一些的距離趴下。

最後接近受害者的方法至少需要在受害者的側面或後方保持一個身體長度的距離。這樣做有兩個好處:首先,救援者不會直接在受害者正前方打破支撐受害者的冰層。其次,這可以防止受害者抓住救援者並把他們拉入水中。

在距離岸邊或冰窟邊緣一個身體長度,並且距離受害者的側面或後方一個身體長度時,救援者應迅速轉身,使用有控制的腳部優先進入水中的方式。當救援者的腳接觸水面時,應用手套覆蓋口鼻,以防止面部被濺濕或意外浸入水中時因不自主的喘氣而吸入水。在接近時,救援者應隨時準備好在冰面出現狀況時遮住口鼻。

一旦進入水中,救援者應先排除水面乾衣中的空氣,這樣可以釋放上半身和肩膀區域累積過多的空氣。這些空氣可能使救援者的浮力過大,使得救援變得更加困難。然後,救援者可以使用他們選擇的任何技術或裝備進行救援。

確保冰面救援的安全性與反覆練習

與任何技能一樣,在訓練中應該進行實踐和掌握。每當救援者使用20:10:1規則接近模擬受害者,都會建立起肌肉記憶,因此在實際救援時,這將成為冰上救援技術員的第二天性。

使用20:10:1冰上救援法則可以使一項困難的任務對受害者和救援者都更加安全。


中文翻譯:數位藍海潛水攝影俱樂部
原文出處:TDI/S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