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翻譯:數位藍海潛水攝影俱樂部
文章原文:TDISDI
公共安全潛水在巴爾的摩大橋倒塌事件應對中扮演關鍵角色
2024年3月26日,巴爾的「摩的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橋」(Francis Scott Key Bridge) 發生了嚴重的倒塌意外,這起事件起因於一艘叫做「達利號」的貨船撞上了橋墩造成的。事發之後,一群受過專業訓練的「公共安全潛水員」立刻出動,到水底下進行搜救和處理。這件事讓我們看到,這些專業潛水員的訓練有多重要,他們在水下緊急救援行動中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這起不幸的事件也提醒我們,在面對緊急狀況時,事前的準備和專業的技能有多麼重要。
公共安全潛水員面對惡劣環境挑戰
這次大橋倒塌的現場環境非常糟糕,可以說是潛水員所能遇到的最惡劣的狀況之一。水底下幾乎看不到任何東西,就像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潛水一樣。而且,水底下還有五萬噸重的橋樑殘骸,這些殘骸堆疊在一起,形成非常複雜的環境,潛水員必須在這些障礙物中穿梭,才能進行搜救工作。水底的能見度可能連20公分都不到,這跟他們平常在受訓時模擬的最黑暗的環境很像。在這種情況下,潛水員幾乎只能靠觸摸來判斷方向和位置,以及其他非視覺搜索方面的訓練。這些技巧對於他們在這麼危險的環境中安全地完成任務非常重要。
有用的水下救援技巧
因為水底下幾乎看不到東西,潛水員們必須用「摸」的來工作。當地警察部門的潛水員形容,他們在水底下移動手臂的方式就像汽車的雨刷一樣,左右來回擺動,用手去感覺周圍的東西,藉此判斷方向和避開障礙物。這個技巧是他們平常訓練時就練好的,讓他們即使在完全看不到的情況下,也能在水底下安全地行動。他們的訓練常常會在全黑的環境中進行,就是為了讓他們習慣在這種看不到的狀況下工作。

Photo:國防部影像資訊發布服務
跨部門合作
這次的救援行動不是單靠一個單位就能完成的,而是很多不同的單位一起合作,包含美國海岸警衛隊、美國陸軍的工程部隊,還有馬里蘭州負責交通的單位。他們在巴爾的摩的郵輪碼頭設立了一個指揮中心,大家都在那邊一起開會、協調行動。
其中一個叫做 ERDI 的機構,它成立的原因就是因為大家發現,在這種大型的救援行動中,各個單位之間的合作非常重要,如果大家用的方法都不一樣,就會很難合作。所以 ERDI 就致力於建立一套標準化的程序,讓不同單位的潛水員都能夠順利合作,在緊急狀況下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務。
影響與持續教育
隨著搜救人員持續在水底下尋找罹難者和相關證據,我們更加了解到,這些「公共安全潛水員」平時的專業訓練有多重要。這次大橋倒塌造成六名工人不幸喪生,讓潛水員的任務變得更加艱鉅,他們不只要在危險的水底下工作,還要盡力找到罹難者,讓他們的家人能夠放下心中的悲痛。
這次的搜救行動不只考驗著潛水員的技術,也再次證明了「公共安全潛水」的完整訓練有多麼重要。這些訓練機構透過模擬各種極端和難以預測的狀況,來訓練潛水員,確保當真的發生災難時,他們能夠冷靜、專業、精準地完成任務,而不是手忙腳亂。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